【閱讀摘要】真實烏托邦——馬克思理論對資本主義的缺憾

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預言最廣為人知的即為「資本主義的矛盾最終將摧毀其自身」,而作者Erik Olin Wright作為新馬克斯主義者對此有提出關於此項結果之所以未於我們的社會中實現的幾個原因。

閱讀書籍:黃克先譯(2015)真實烏托邦(原作者:Erik Olin Wright(2010) Envisioning Real Utopias)新北市:群學

方格子版本:https://vocus.cc/article/64fc782ffd89780001b152a0


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預言最廣為人知的即為「資本主義的矛盾最終將摧毀其自身」,而作者Erik Olin Wright作為新馬克斯主義者對此有提出關於此項結果之所以未於我們的社會中實現的幾個原因。

馬克思的資本主義理論

要理解作者所分析的原因,則需要先了解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理論中到底說了什麼。對此,作者精要地整理出馬克思主義中關於資本主義的幾項命題:

所有產品的價值皆是由「勞動」所決定

對馬克思而言,所有商品的價值皆是由生產過程中的勞動時間總數來決定,易言之,只有勞動創造了價值,所謂的商業利潤,則是扣除掉成本後,每位勞工背後無形的勞動所賦予的。而在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會隨著資本密集化、勞動在產品中的價值占比下降,而使得這些剩餘價值密度下降,逐漸導致資本主義下的經濟社會利潤率下降,當下降到一個臨界值時,資本主義將長期處於一種不穩定的狀態,並難以為繼。

階級二元分化後產生階級鬥爭

資本主義發展下,會把社會分化為有生產工具的「資本家階級」(有產階級)及「工人階級」(無產階級),而在資本主義的框架下,資本家為了獲取利潤最大化,會不斷地剝削工人階級的剩餘價值,增加工人階級與資本家的階級分化,並產生不滿。

然而,若僅有所謂的「不滿」並不會直接導致階級鬥爭,因為人們常常不會或不能將自身不滿轉變為實際行動,因此,馬克思也提出,隨著資本主義發展,也會導致這些問題得已被解決——大型工作場所增加,工人在物理空間上愈來愈集中,而這些工人間彼此間的同質性也逐漸增加(同為被剝削的一方、利益差異減少等);同時,小資產階級或小廠商也會在資本主義的競爭中被淘汰,同樣成為了工人階級的一方。此時,只要人們的負面感受達到一個臨界點,總有一天會爆發大規模的階級衝突。

馬克思理論的缺憾

價值都僅是由勞動決定?

作者分析,勞動固然為價值的來源之一,但要說勞動是創造價值的唯一來源,似乎難以服人,而且馬克思本人對此亦並未提出相應的證據作為理論依據。據此,我們可以對這項論述打上一個問號。

倘若這項命題有誤,則馬克思所提出的利潤率下降導致資本主義滅亡的論述將不復存在。

階級真的有朝向二元分化的方向前進?

馬克思僅將階級分為「資本家」與「工人」兩種階級,認為此兩種階級會逐漸擴大差異進而產生鬥爭。然而,以現今社會而言,位於兩者之間的「中產階級」才是佔據社會大多數位置的階級,作者將此種位置稱為「階級關係內的矛盾位置」(contradictory locations withins class relations),即這些族群同時具有資本家與工人兩種階級身分。此外,小資本家及小廠商也並未如馬克思所說的在資本主義的競爭下逐漸減少,反而有增加的趨勢。

性別意識抬頭也導致了階級分化並未如此明顯,詳言之,當越來越多女性投入職場後,一個家庭內所具備的階級組合可能更為複雜,比如說先生雖然是長期受壓迫的工人,但太太可能是一個小有發展的小資本家,這種「跨階級家庭」,使得社會分化有所減緩,若要產生鬥爭將更為困難。

綜合而言,如今的階級並未如同馬克思所認為的那樣分化,取而代之的反而是更加複雜的階級關係。這都將讓工人間的階級差異增大,作為共同行動的重要原動力——同質性不存在,更多人會在這種情況下選擇階級妥協(class compromise),比起冒著鉅額成本選擇向資本家鬥爭,不如老實地為資本家服務並同時享受自己或家人身為小資本家的福利。


後記

相同的主題筆者在約莫一年前已有提出相關論述(作為課堂作業),但當時見識淺薄,提出的論點不夠細緻。今有幸閱讀大師巨作,增加自己的視野,便將該書的閱讀摘要重新著文,同時作為筆者自己比對,供讀者共同閱讀。

當時的文章:

為什麼資本主義沒有如同馬克思預言般滅亡?(這個網站版本)

為什麼資本主義沒有如同馬克思預言般滅亡?|方格子 vocus(方格子版本)

馬克思作為共產主義的開創者,在經濟學及社會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其提出的相當多理論仍在現代有著一定的重要性,他也在那個時代預言了資本主義未來會滅亡,然而,已過了數百年此預言仍沒有成真,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首先,馬克思提出,資本主義會使社會往兩極化發展,即只有上層和下層,隨著階級間差距的擴大,會導致階級間的矛盾增加,最後爆發嚴重衝突。然而,現今社會,我們可以觀察到,社會並未往此方向前進,而是以中產階級占多數,上層和下層反而是少數角色,因此,階級間的差距並沒有馬克思想像中的如此之大,大衝突就因此沒有產生。

馬克思在做預言的同時,忽略了民眾對於自身權益的重視及政府的態度。勞工並不會無限地承受資本家的剝削,勞工們也了解,若能團結對抗資本家,資本家也會因此妥協,故催生了工運發展;隨著民主化和人權意識的發展,政府也會開始重視這些基層勞工的權益,會通過一系列法規用來保障勞工權益,維持最低生活品質,避免衝突爆發。

經濟學中的供需理論也適用於此。勞動市場並非資本家一人主導,在之中,資本家僅作為需求者的一方,而勞工自己則為供給者,若資本家給出的待遇過低,勞工自會另尋出路,以謀求更好的待遇,資本家為了經濟運作的順利及成本考量,就會因應市場需求提高待遇,使得勞資雙方接受。

最後,馬克思也小看了資本主義對於整體社會財富的驅動性。資本主義雖會造成階級間的不平等以及貧富差距,但倘若最底層的勞工仍能滿足基本生活品質,或生活甚至超越中古時期王公貴族的水準時,縱使身為底層,勞工也無革命的必要。

站在21世紀的我們也可以觀察到,爆發革命的反而主要都不是資本主義國家,而是遵從共產主義使社會變得「均貧」的社會主義國家為多,現實甚至與馬克思所預言的完全相反,總之,馬克思錯估了諸多條件,使得其預言不準確,但這仍不影響其在社會學領域重要的歷史地位。

至於為何共產主義無法在社會中成功被施行,我想人性佔不小的比例:若能坐享其成人麼便不會想要花費大量勞力換取報酬。但若我們將社會層次縮小至家庭層次,一個人性(自私)比較不會被過度展現的環境,冰箱,一個象徵資源的地方,家庭中有薪者(可能是父母)會將薪水變換成放置在冰箱內的食物供全家人使用,其餘的人會進行其餘的分工,如家務勞動、照護等工作。人人共享這個冰箱,但不會有人想佔據所有資源,也不太會有人想要無償使用資源。此互動模式即為共產主義理想中的互動模式,由此,我認為共產主義並不是不能被實現,而是需要建立在人們的情感和責任心上,在這種情境,若實施資本主義反而不合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