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PU SOC 社會學先行者到馬克思理論|社會學理論01

在亞當斯密的觀點中,社會之所以會發生分工是不需要任何外在力量的控制,而是源自於內在的──人們與生俱來的自私自利性格,人們會為自己謀求最大的利益,在此之上,人們會選擇自己最有利的工作類型,這種選擇經濟學上稱為比較利益。

亞當斯密與馬克思對「分工」的看法

在亞當斯密的觀點中,社會之所以會發生分工是不需要任何外在力量的控制,而是源自於內在的──人們與生俱來的自私自利性格,人們會為自己謀求最大的利益,在此之上,人們會選擇自己最有利的工作類型,這種選擇經濟學上稱為比較利益。而後,人們將自己在工作崗位上的產出用作交換,換取其他生活所需品,如此,分工就形成了。在分工的過程中,人們會因為反覆、長時間地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對該工作內容產生了熟練,而且這段時間內也只要專心做這件事不會進行有任何的分心,將每個人的分工內容整合起來後,會產出比沒有分工時更多更多的財富。也就是說,在每個人都在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並進行交換時,同時社會的整體利益也增加了,如此社會也達成了最大利益,每個人個體間也變得越來越依他人,最後構成了一個整體社會。

然而,從後來者的視角而言,社會好像並沒有盡是如亞當斯密所說的都是幸福,更多的是痛苦、壓抑等等的情緒出現,至少馬克思的眼中是這樣。馬克思認為,社會分工是源自於權力不平等所產生而成,而這也是亞當斯密在描述分工的社會現象時所沒有提及的社會要素,人們其實沒有辦法「自由地」選擇自己要做什麼,而是被權力所控制:有權力的人透過自身的優勢「強迫」沒有權力的人為自已獲取最大的利益,這種強迫的方法可以是控制生產工具、控制資本以及控制人們的生活中的一切而成,有權力的人在這裡則被稱為資本家,沒有權力的則被稱為勞工階級(其有專有名詞,後詳述之)。在這個過程中,人們逐漸從對周圍世界的主人,變成被物質生活給控制的個體,因此有了異化、剝削的狀況出現,讓沒有權力的勞工階級沒辦法獲得他們應有的利益,反而處於痛苦的不自由地位之中。

異化四面向與其例

在非資本主義的社會中,人們生產商品,而後將其販賣出去,所販賣的價格、方式、時間地點等等之因素都是由自己決定的,購買該商品的消費者也是覺得這個商品值多少價格就開多少價格。

然而,在資本主義的社會中,商品生產出來之後,其價格並非是由生產者自己所決定的,而是將該產品交給一個名為「市場」的機制進行決定,該產品值多少價、賣不賣得出去,全仰賴市場機制中的供給與需求等等的定律,此時,生產者是誰,其想法為何,對這個進入市場的產品而言,似乎就無關緊要了,這種生產者與其產品脫鉤的情況,被稱為工人對他的勞動力的成果(產品)的異化。

另外,由於這些工人的工作是被進行非常細部的劃分的,也就是前文所稱之分工,如果這樣的分工是工人自己喜歡的那倒也罷,但是現實往往是因為權力不對等導致這些工人沒辦法做自己真正喜愛的工作,在這樣的條件下,工人們在自己的工作過程中並沒有辦法感受到任何的成就感,因為他們的工作內容只是整體的一小部分而已,沒辦法體會到自己對整體社會的貢獻,取而代之的是,工人們只將工作作為為養家糊口不得已從事的行為而已。這種情形則被馬克思稱為工人與其生產過程的異化。

在人與其社會關係上,也被這種生產過程所異化。因為每個人在生產過程中,只要做好自己份內的事情,似乎不需要跟身邊社會中的其他成員溝通,沒有溝通也能夠完成工作,甚至有互動還會減緩工作效率,那不如不互動。此外,人生活中所需要的休息、吃飯、娛樂等要素,也會因為被視為會減緩工作效率,因此有權力的資本家就會盡可能地減少你在工作時間內從事非工作事務以外的時間,甚至延長工人的工作時間,漸漸地,人與社會關係就產生了脫離,也就是所謂的異化在這上面發生了。

更有甚者,在經過前述幾種面向之摧殘後,人們逐漸感到無力,原本從事工作的動機、夢想以及理想等精神上之物,已然被消磨殆盡,因此人之所以為人、且與動物區隔的重要特質在勞動過程中卻消失了,使得人已經變得不像是人了,此即為第四種異化的面向。

我本來是一位熱愛幫弱勢族群提供服務的有志青年,進入公家的社工體系工作,試圖消滅所有的遊民(不是可怕的那種,是讓大家變成不是遊民),本來我是想說我可以掌握每個個案,提供他從路邊到房子內的服務,但因為上級要求分工,所以我的工作就只有負責坐在辦公室操作電腦,登記造冊,這種工作也還是需要一些專業知識的,也相當耗神耗力,理論上應該要有不錯的薪資待遇,然而不管我做得再多,我的薪水永遠都是一個固定的值,甚至還遠低於社會中的平均薪資。然後由於我的工作永遠都是坐在辦公室裡面敲word,我好像在幫他們,但又開始懷疑自己這樣真的友邦到他們嗎?我好想直接去面對那些遊民跟他們有一些互動,這樣我會比較開心一點。我跟我的同事也沒有很熟,一個月下來見面不到幾次,畢竟我是白天工作,他們普遍都是晚上才到火車站旁拜訪遊民,平常的工作交代也是透過Line就能完成,也不用跟他們有什麼互動。有時候工作量比較大,尤其是年底,這個時候我通常為了把工作做完,會睡在政府大樓裡面熬夜趕工,讓我沒辦法回家陪我甫出生兩年的小孩,吃飯時間也沒辦法正常吃,只能在空閒之餘泡個泡麵趕緊吃完上工,不然沒做完會沒有績效獎金,倒也不是有人要求我這樣做,但我就有一種好像必須完成這件事情的職責壓在我身上一樣。咦?寫到這裡,我已經想不到我上次提到熱情是什麼時候了,就這樣吧!

如果能夠使工人獲得更自由的環境,以及減少分工,不再追求鉅額的社會財富,或許異化的程度可以在經濟體制下獲得減少。一個人如果白天可以拔竹筍,中午去當醫生為人治病,晚上乘坐漁船前往外海捕深海魚,這樣這個人會認為自己對社會很有貢獻,而且他是自由的,這樣他可能就比較不會被異化。但當然,這個不是個人層次所能決定的,因此要從政府的層級這樣的社會才方屬可能,一個人要怎樣才會是自由的?不被生活所迫?可能要政府為每個人都發放足夠維持日常生計的生活費,往社會主義的方向邁進,這種理想才方屬可能。

布爾喬亞與普羅大眾階級的出現

在權力與資源等等要素都不對等的情況下,社會必然會開始產生不同的高低分層,以用來劃分人與人之間的地位高低,這種劃分方式稱為社會階層。而在資本主義下,便開始以財富、名聲等等能夠帶來更多財富的因素作為階層的劃分依據,其他因素並不是說不重要,而是財富與名聲在現代社會中才能夠更直接地滿足,這種依據則又被獨立稱為「階級」,屬於階層的一種。

階級劃分之初,階級的分類也不是只有兩種對立面的極端,而是有著許多不同類型的階級存在,這邊姑且暫稱其為「中間階級」。然而,在資本主義發展下,在其中獲利的中間階級會取得更大的優勢地位,往上層階級靠攏;而在其中損失較大、並未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的族群則會失去其財富及地位,墜落至下層階級,長此以往,這社會就變成僅存在上層的「布爾喬亞」階級與「普羅大眾」階級了。 然而,這種現象中就是不穩固的,因為由少數人掌握多數權力,但社會畢竟是由多數人所組成,因此長久以往,勢必會有普羅大眾階級無法忍受的一天發生,此時輕則上街遊行抗議,重則發生革命,使階級這種劃分方式成為歷史,創立一種對當時社會氛圍有利的新劃分依據產生新的社會階層,對於社會之衝擊不可謂不小。

備註

from 我的古典社會學理論期中考